1月9日,中共攀枝花市委十届十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攀枝花市委关于制定攀枝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未来五年,攀枝花将坚持“工业不强不叫攀枝花、科技创新引领攀枝花”发展理念,唱响工业强市主旋律,持续做好“钒钛、阳光”两篇文章,不断提升“三区联动”能级,加快科技创新高地、南向开放门户、友好生态环境、宜居公园城市、市域社会治理五大建设。预计到2035年,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一番。此次会议,一方面总结了攀枝花“十三五”时期特别是2020年的工作,部署2021年任务,另一方面,则是谋划“十四五”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
回望——
“十三五”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十三五”时期是攀枝花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攀枝花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发展思路不断明晰,优化提出“一二三五”总体工作思路;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地区生产总值进入“千亿俱乐部”;聚焦聚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小康基础不断夯实;统筹打造“一枢纽五高地”,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坚持不懈惠民生解民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旗帜鲜明从严管党治党,党建引领发展的作用更加彰显。“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攀枝花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奠定了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坚实基础。五年取得的显著成绩证明:坚持党的领导是攀枝花取得一切胜利的根本保证,坚持工业强市和科技强市不动摇是攀枝花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特别是在工业发展方面,攀枝花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工业不强不叫攀枝花”,加快推进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启动钒钛新城和攀西科技城规划建设,攀钢扭亏为盈并创下盈利历史新高,钛精矿、钒产品产能产量居全国第一,攀钢高炉渣提钛及1.5万吨氯化法钛白、云钛EB炉国产化等项目建成投产,龙蟒佰利联、力欣钛业等项目加快推进,新增规上工业企业数量扭转10年来持续缩减局面。水、光、风清洁能源产业加快发展,桐子林、观音岩水电站全面投产运行,金沙水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银江水电站全面开工建设,累计建成光伏发电装机24.56万千瓦、风电装机40.15万千瓦。坚持以工业思维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科技农业建设成效明显。坚持钢铁和阳光的“辩证法”,按照“养身、养心、养智”理念,大力发展康养产业,成立全国首个康养产业发展局和康养产业发展中心,在全国率先发布康养产业地方标准,跻身中国康养城市排行榜50强、全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十强地级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于2016年突破千亿大关,人均GDP稳居全省前列,三次产业结构从2015年3.4:71.4:25.2调整为2019年9.1:54.5:36.4。
回首2020年,攀枝花坚持危中寻机、逆势而进,经济运行企稳向好。认真贯彻省委“农业多贡献、工业挑大梁、投资唱主角、消费促升级”要求,全市经济呈现困难开局、逆境奋进、增速回升、稳中向好的态势,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和修复能力。钒钛钢铁方面,携手攀钢打造工业“航母舰队”,全力打造攀钢千亿级钒钛企业和高水平企业集群。推动钒钛产业链不断向上下游延伸、价值链不断向中高端进军,宝鸡钛产业研究院双创基地建成,山青钒业、嘉翔钛业等项目投产,攀钢高端钛及钛合金生产线、云钛高端钛锭熔铸等项目扎实推进,全市首个新能源汽车项目开工建设。睿恩光电全面投产,美亚迪光电产业园开工建设,信息产业实现“零”的突破。安宁铁钛成功上市,秉扬科技在新三板精选层挂牌。
展望——
“十四五”将继续大力唱响工业强市主旋律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更是攀枝花开发建设55周年之后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年。攀枝花将大力唱响“工业不强不叫攀枝花,科技创新引领攀枝花”工业强市主旋律,加快推进“两城”建设和“一枢纽五高地”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攀枝花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展望“十四五”,攀枝花经济实力将大幅提升,保持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在全省的位次进一步前移,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继续保持全省前列,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两城”基本建成,省级新区成功创建,“攀钢航母舰队”持续壮大,发展动力活力明显增强;基本完成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提高,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率和现代化生产水平大幅提升,农业基础更加稳固,新兴产业成为经济重要支柱,县域经济基础不断夯实,建成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世界钒钛产业基地初步建成。
到2035年,攀枝花经济实力将迈上新的台阶,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一番,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世界钒钛产业基地全面建成,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高标准建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区域中心城市基本建成,生态环境更加优美,高水平建成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和山水宜居公园城市。同时,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