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攀枝花7月12日电 (记者 胡敏 王哲)“钒钛产业的发展也面临供给侧改革,供给和需求要匹配和适应起来一要靠创新,二要靠改革。”12日,参加九三学社中央第八次科学座谈会、钒钛产业创新发展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研讨会的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在会上如是说。
参加会议的上百名院士、专家围绕有“中国钒钛之都”之称的四川攀枝花市钒钛产业创新发展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等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为中国钒钛产业如何创新发展,以及资源型城市怎么转型提供智力支持。
地处川滇交界的攀枝花资源富集,钒、钛储量分别占全国的63%、93%和全球的11%、35%,分居世界第三位和第一位。
作为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攀枝花加快建设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国家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加快创建中国阳光康养产业发展试验区,已经初步实现了由工矿基地向生态宜居城市的重大转变。
但是,攀枝花也面临着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高、产品创新不强,创新不足、城市转型发展支撑不牢等问题。这些难题,如何才能有效破解?
应邀参会的北京金能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重德在主题发言时说,钒电池是最有应用前景的储能技术,攀枝花应将钒电池作为钒钛产业、康养产业、生物产业有机结合的纽带,尽快设立钒电池研发中心、产业化企业,采用首席科学家负责制,提供优厚待遇吸引英才。同时,采取租赁等多种形式,推动钒电池在全世界广泛应用。
在谈到城市转型,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陈云研究中心主任陈东林说,近两年来,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以钢铁、化工等为代表的产业需求开始锐减,资源型城市受到的影响也非常大,只能寻求转型。
陈东林认为,在转型的过程中,党委、政府一定要谨慎。现在,国内不少地方都在向生态、旅游发展转型,但是,有的地方就根本不具备这个条件,还是一拥而上。城市的发展,还是应当结合自己的资源属性,顺应自然发展规律。
曾在攀枝花工作过多年的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张成名认为,国家批准了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实验区,攀枝花就应该在“创新”和“实验”上作文章,创新就不能守旧,“新”就是要在“旧”的东西上有突破,目前看,“创新”与“实验”的东西还不突出。(完)
(原标题:专家学者:钒钛产业发展与城市转型关键在创新与改革)